明末清初,江南出了一位大画家龚贤。龚贤(1618-1689)字半千,出身官宦世家,少负才名。中年时,已名倾朝野。龚贤专工山水,尤善用墨,层层渍染,山清水秀,世人称奇。说起龚贤,许多人都知道他曾隐居金陵清凉山麓扫叶楼,离群索居,派名士风度。至于他曾寓居广陵(今扬州市),并在海安一住五年,与当地名儒交谊甚笃,就鲜为人知了。
海安镇古老的石板街幽静而又深长。熟稔稗史掌故的老海安都知道,中大街临街的几间高大陈旧的房屋是海安徐家祠堂,当年龚贤曾在这里居住。徐氏是海安名门望族,也是州县史乘上有记载的大户人家,族中徐逸更是一名硕儒奇士。从龚贤《草香堂》诗集的那首《赠徐逸》诗中可以看出徐逸儒雅脱俗的风范:“大野坐茅居,出门逢太虚。谁留天地间,以放尔迁疏。避世不谢客,种田还买书。艰难见明主,妒杀汉相如。”看来这位海安的徐老夫子过着半耕半读、远避尘世的高士生涯。无怪乎龚贤能与这样一位气度非凡的明末平民诗人结为志趣相投、情同手足的挚友。
每日里,龚贤与徐逸,比肩相携,或漫步石街,畅叙以遣兴;或踏雪青郊外,赋诗以抒怀。春风拂柳,景色如画的海安三塘畔,时时可见二人的身影;冬雪之夜,则拥炉品茗,论诗说文,其乐融融。龚贤与徐逸都精于茶道。海安虽僻于海隅,但却有甘爽醇和的天水茶,也足以令二位茶友开怀而饮了。据说,徐家的炉火昼夜不灭。夜阑人静,炉上的铜壶还氤氲着白白的热气……
龚贤不仅与徐逸有深厚的友谊,而且与徐家的关系密切。他曾经被徐逸请来住馆,教授徐氏族中子弟。其中与徐凝感情尤深,洋溢于楮墨之间。龚贤写过一首《留别弟子徐凝》,道出自己与这位海安学生离别时的不胜依恋之情:“帆挂海头雪,西行杨柳催。主人伤一别,弟子念重来。此地人情好,当年吾道衰。长沙难作傅,休问贾生才。”孤帆高张,杨柳依依,别绪离愁,尽上心来。使画家不胜怅然的,不仅是弟子的殷切期盼,更有那人情敦厚、民风淳朴的古镇。的确,龚贤不仅对徐姓一家有深情厚意,而且对海安也有深厚感情。他眷恋海安的一草一木。在一首题为《海安》的诗中,诗人充满深情写道:“经年作客海安镇,爱此将添隐者扉。到处桑麻皆可种,当年祝友漫相依。野船月白跳鱼入,樵檐风清带鹿扫……”在龚贤笔下,鱼米之乡的海安,如诗如画,何其迷人!在龚贤的《草贤堂集》中,几乎随处可见诗人对海安风物的动人描绘,如“渚田过雨是鸣蛙,醉踏山桥看晓霞”;又如:“野河过雨阔无岸,春草随风绿到天。”写海安镇郊外的薄暮景色则有“去镇曾无十里遥,故人经月废寻招……绿水紫萍愁暮鸦,断烟疏柳失平桥。”他还以质朴晓畅的诗句,描绘了自己在海安居所的情形:“限庐浑是水,下榻便登船。午睡梦魂绿,独居性情偏。煮鱼当蔬菜,滑饭饱余年……”
海安虽无雄伟山川,但这里良田万顷,草木丰茂,自有一番水乡风情。正是这一切,牵动了这位画坛宗师的绵绵情思。龚氏不仅是一位风靡后世的书画家,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和爱国遗民。一生走遍天涯海角,在海安侨寓较长,不仅屐痕处处,还留给我们许多描绘海安人情风物的诗篇。这名人的遗踪,历史的荣光,怎不叫海安人倍感骄傲和自豪?